假如孩子从小在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环境下长大,孩子会变得极度缺少安全感,性格也会变得比较木讷、胆小。现在社会上热议的“讨好型人格”,大多就是在小时候总被爸爸妈妈训斥责罚,让孩子习惯于看人脸色、讨好别人。如此的孩子踏入社会后比较容易被欺负。
常常被打骂的孩子会如何?
1、容易性格懦弱
假如孩子常常挨打,时间长了,孩子一看到父母,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爸爸妈妈要他干什么,也不管爸爸妈妈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能乖乖服从。在这种不好的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
2、容易脾气暴躁
因为孩子模仿性非常强,在家爸爸妈妈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这种暴力的性格特点一旦形成,长大将来,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致使本来性格倔犟的孩子产生抵抗意识、对立情绪,进而变得性情暴躁,行为粗野,甚至形成攻击型人格,对其他人施暴。
3、容易自卑
父母打骂孩子之后,表面上看,孩子好像是听从了父母的“教会”,事实上,他的自尊心遭到损害,产生自卑心理,极容易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
4、容易固执
有些父母动不动就打孩子,不但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还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有些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无声的反抗,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故意让父母生气。还有些孩子,爸爸妈妈越打越不认错,有些孩子则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父母对抗,变得愈加固执。
常常被打骂的孩子如何教育?
1、父母要掌握控制我们的情绪
孩子出现问题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父母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必须要掌握控制我们的情绪,不要被孩子牵着鼻子走。在话说出口的时候,先在心里说一遍,对控制情绪有非常大的帮忙。
2、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孩子出生开始就会对爸爸妈妈有着无条件的依靠和信赖,可是长期经受爸爸妈妈的吼骂会让孩子变得缺少安全感。爸爸妈妈想要做出弥补,就要常常表达对孩子的爱,让孩子了解你是爱她的,尝试打开孩子的心扉,让他重新信赖你。假如孩子遇见了困难和麻烦,父母要从旁边耐心的引导他,给他温暖,如此孩子才会了解你的改变,才会渐渐的修复与你的关系。
3、尊重孩子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他们也会在乎其他人对我们的怎么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必须要注意场所和方法。古人鼓励“人前教子”,其实并不合适所有些人。父母必须要照顾到孩子的情绪,尊重孩子的心情,在教育孩子时才不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4、听孩子讲解
大家自己都有好心办坏事的时候,孩子当然也有。所以爸爸妈妈绝对不要不问缘由地对孩子发脾气,更应该静下心来听孩子讲解。
5、亲密接触
批评孩子时,可以拉着孩子的手跟他讲道理。如此他能感觉到爸爸妈妈的爱,也可以起到恩威并用的成效。
常常打骂孩子的爸爸妈妈应该怎么样改变?
1、掌握中止
当大家感觉到自己情绪的爆发点快要到来之前,不要去继续忍耐致使最后的爆发,而应该在马上忍耐不住的时候,和孩子维持距离,让另外一半在下一段时间接手孩子;假如另外一半正好不在,那就应该要第一停下自己手里的活和自己此时的情绪,把所有归零。
2、改变惩罚孩子的办法
孩子犯了错误了,忍不住要将孩子整理一顿。这个时候也不需要太过克制自己,由于克制总是会变成更大的爆发,可以去惩罚孩子,不过惩罚的办法要适合,譬如罚坐,罚站,检讨角都是非常不错的惩罚手段,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了解自己错了,绝对不是父母解气。所以在惩罚的时候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为何惩罚,与惩罚的规则。
3、不要过于自责
过分的自责总是给下次的爆发积累了更多的能量。我的建议是假如真的有如此的时候,去向孩子道歉,告诉孩子你错了,如此也能最大的减轻孩子的伤害,自己也能更清醒的对待我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