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们眼中,宿迁泗洪县上塘镇中心小学的张学文老师是一个性格开朗、十分和蔼的好老师。大多数学生不了解的是,这位对大家都笑呵呵的张老师在2010年就已经患上了尿毒症,天天要做4次透析!“就目前,我肚子里还装着4斤重的透析液。”在采访时,张学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虽然天天要透析,但只须一看到孩子们,就会忘了自己是个患者。现代快报记者 孙旭晖 文/摄
夫妻两个同时查出重病
开朗、和蔼,这是现代快报记者对张学文的第一印象。“2010年十月份被查出了尿毒症,大夫当时就告诉我,发现得晚了。”张学文说,当时他们夫妻两个先后在医院做的检查,大夫告诉张学文,经检查不只张学文患有紧急的尿毒症,他的老婆也患上了早期肾癌。
张学文当时决定,将自己看病的钱让给老婆,我们的病先吃药“顶一顶”。到了2013年,老婆的病全好了,张学文的病情却紧急恶化了,大夫警告张学文,需要立即做透析。在这个节骨眼上,张学文又做了一个让全家人极力反对的决定:自己在家透析。
不考虑家人反对,坚守课堂
“如果到医院做透析,我一个星期要去好几趟,就没时间工作了。”张学文选择在家透析的原因非常简单:“我教了31年的书,已经不能离开这类孩子了。”
从2013年十月份开始,张学文开始了在家透析的日子。早晨6点半起床,将腹部的软管接上腹透液开始透析,然后到学校上课;中午11点钟回家吃饭,做第二次透析;下午3点第三次透析;晚上8点第四次透析后睡觉;夜里12点起床将透析液排空……因为缺少大夫指导和消毒用具,张学文最初在家透析的第二个月就紧急感染,被送至医院抢救。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张学文任教的郑集小学有65名学生,其中46人是留守儿童,天天放学后,总有几名学生没人接。即便在生病后,张学文也一直坚持送孩子们回家。2014年9月,郑集小学因校舍改造,老师和学生都迁入了周围学校,张学文也被安排到了离家十多里外的上塘镇中心小学。
“假如老张想,他随时可以回家休息的。”上塘镇中心小学校长陶守一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老张实在是不舍得这类孩子。”
天天透析四次,只好在校门口租房住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从教31年的张学文曾获得过国家出色教师的称号,每月都有三千多元的薪资收入,家的两个女儿都已经成家立业,家庭并没太大的负担。
“所以不愁看病的钱,纯粹是我一个人放不下这个课堂。”张学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我天天肚子里都坠着‘四斤水’。”
昨日下午3点左右,张学文透析的时间到了。现代快报记者跟随张学文来到他租住的房间里。这是一间不足8平米的简陋单间,屋里只能塞下一张板床和几大箱药水。“换校区将来离家远了,就在学校门口租了个小房间,透析和上课都不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