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不想上学,第一要理解“学”的意思,但凡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都称为“学”,包含文化常识学习、劳动和生活的技能练习等;第二要明确孩子厌的是哪一点“学”;然后剖析出孩子不想上学是什么原因,找出调整的办法。
第一,父母深入知道孩子的需要,给予孩子愈加独立自主和表达自我的机会。
孩子的青春期这一阶段,父母不要吝惜对学生的赞美,擅长发现学生的优点,满足学生追求卓越的渴望,给孩子提供展示我们的平台,父母将看到他们更好的表现。
第二,父母与学生打造友谊,培养学生与其他同学打造好关系。
学生之间应该成为朋友,学生与家庭成员,甚至家庭成员以外的人也应该成为好朋友,家人之间本就应该彼此信赖,父母信赖学生,学生应该信赖爸爸妈妈和教师。父母没真的理解同情和信赖学生,学生可能视父母为敌人。
第三,树立学生自信心。身处青春期的学生总是喜欢饰演英勇无畏、果敢自信的形象,但也有的孩子面对困难时望而止步,他们对自己可以成为一个真的的成人信心不足,父母鼓励学生的行动,对于成长过程的错误父母掌握理解,不要一直用俯瞰角度看学生。
第四,父母帮助孩子拟定目的和学习计划。缺少目的的学习是被动学习,父母帮助学生拟定相对较为简单的目的,达成的几率比较高,以此来激起我们的动力,而一旦达到了目的,内心的自信也会得到提高,通过一个个小目的的达成,来贴近更多的大目的,自然也会帮助自己变得更好,激起自己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不想上学情绪被正能量与自信心从内心当中抹除,成为一名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