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高考考试阅卷」30秒一篇作文,阅卷老师重点看什么?这“七步骤”和“六标准”,不能不知道道!

   日期:2025-02-03     来源:www.datazhan.com    浏览:635    
文章简介:在中高考考试的作文阅卷中平均每篇作文的阅卷时间大约是30秒左右。有的省份为了预防阅卷过快设置了每篇作文出卷的时间间隔但事实上,真的阅读文章的时间仍是几十秒也就是说,不到一分钟你的600-800字的作文就被老师打上了一类文(50以上)、二类文...

在中高考考试的作文阅卷中

平均每篇作文的阅卷时间大约是30秒左右。

有的省份为了预防阅卷过快
设置了每篇作文出卷的时间间隔

但事实上,真的阅读文章的时间仍是几十秒

也就是说,不到一分钟你的600-800字的作文

就被老师打上了

一类文(50以上)、二类文(40到50)、

三类文(40以下)的标签


这么短的时间,

真可以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吗

阅文无数、有经验的老师,是可以做到的
特别是那些优势和弊端明显、一目了然的文章

经阅卷老师的“扫描”,基本高下立判

那老师们又是如何判卷的呢

阅卷步骤是什么?最重视的是什么

有没评分细节以外的参照标准

目前就来为你一一解析

1

作文阅卷的7个看点

步骤1、看卷面

第一,阅卷老师对作文的好感与恶感,第一感觉无疑是书写。好的书写就是作文的“颜值担当”。只有“始于颜值”的开端,才能有“陷于才华”的可能。

目前大部分阅卷点都用宽屏电脑,不需要翻页,可显示作文全貌,不难想象那种初见的感觉。特别是阅卷老师高负荷运作,头晕脑胀,精神疲惫,卷面更是至关要紧。

假如书写美观,卷面整洁,无疑就是炎热夏天里的缕缕清风,作文得分平白高出三五分,五六分都司空见惯。而卷面不好,乱涂乱抹的文章,特别是很难辨识、不堪卒读的作文,阅卷者可能根本无心细看,就考虑打分了,当然分数你不难想象,大概率的40左右。

在平常练习中,大家可能对某学生说:“你这篇文章为何只有45?假如找班上字写得最好的同学誊写一遍,一字不改,50多分没问题。”这,一点不夸张!

步骤2、看篇幅

第二,是看篇幅。一份高考考试作文卷,赫然无障碍地跃入阅卷老师的眼帘,阅卷老师除去看卷面,也非常快就能看到文章篇幅是不是符合需要。

假如篇幅就不达标,毫无疑问,这是大硬伤,你的作文分数不会高。好比应征入伍,你身高不足1.62米,直接就被刷掉了。由于老师会感觉你根本没话可讲,文字表达能力薄弱,你的作文当然也进不了阅卷者的法眼。

譬如,需要写800字,某篇作文只有600字,根据评分细节,少50字扣1分,少200字扣4分,但事实上,假如内容没突出表现,大概率总分在38上下了。

步骤3、看标题

下面,看的是标题,标题是作文的双眼,此话一点不假。

若是命题作文,都一个样,这个环节就省了,当然假如你没写标题,还是要扣除2分(给人丢三落四的不好的印象,实质影响可能4、5分);

若是自拟题目,而你的文章标题起得符合题意,新颖别致,又有内涵,那样你的作文就大有期望往48分以上打了。

步骤4、看点题

再下面,老师的双眼就会在第一段里找,找什么呢?找你有没引题和点题!看开头是不是精简、吸引人。假如开头写了半天,没点题,麻烦了,你就掉到二类文了,当然,老师不至于那样武断,判你跑题(跑题是40分之下)。他还会接着看,假如你第二段第三段都没点题,完了,二类文下也就是45之下甚至被判偏题了。

假如你开头点题做得好,而且还有的小吸引人的部分,ok,你还非常有期望在一类文里。

所以记得,全文至少有3到5次点题(扣材料)。且最好是明确点题。别信什么“暗合题意”的说法,一篇考场作文,还云遮雾绕,捉迷藏似的,你是在挑战阅卷者的耐心。

步骤5、看结尾

再下来,老师会一段一段地继续往下看吗?

no,这个时候,老师会把目光迅速定位到文章结尾,看你是不是完篇(最起码有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显示文章结束的标志),最后一段你能否第三点题、总结、升华并且独立成段。

若完篇,且扣题,挺好,恭喜你。假如开头结尾都很好,那样你的作文可能在二类文上(45分以上)了。假如你结尾拉拉杂杂写了一堆,抒情不到点上,只不过为了堆字数,而你开头又没点题,那样可以一定,老师的阅卷已经进入十秒倒计时了,而不需要再细读全文。或许会是三类文也就是40分以下了。

步骤6、看分段

看了开头和结尾,目前阅卷老师开始看正文了吗?no,还不是。

这个时候老师还会上下查看你的作文。

会把整个卷子大致看一眼,看你的分段状况,假如你分段明确,错落有致,那你又为自己增加了一些分数。假如你没分段,就中间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老师的印象就会是:条理不太明确,文章结构安排有问题。

步骤7、看正文

一般判卷到这个时候,作文好或不好,老师心里的预判分数都出来了,再下来开始看你的正文。若是记叙文,你描写生动细腻,抓住了人物特征,运用了修辞手法,若是议论文,你逻辑明确,有意识地运用了各种论证办法,那样,你的作文就大有期望上一类文。至于扣分多少,就看你的文章能否投老师所好了,这是有主观原因的,但差别不会太大。

好了,这就是整个作文的阅卷过程。记住一条铁的规律:越是高分作文,老师看的时间越长。

2

阅卷老师评分的6个标准

标准1:标题能一眼看出与主题的关联

作文若是自拟标题,那样拟题的第一原则是切题,即符合主题或话题,第二才是简练、有新意和有文采。

比如,2019年高考考试全国卷1作文——“劳动精神”,广东等省考试院公布了满分(出色)作文,大部分佳作的标题包括“劳动”这一关键字:《让青春在劳动中绽放光彩》《让心中燃起劳动之火》《以劳动书写生活风采》《以小我之劳,筑大国之梦》《自我做起,永怀劳动之心》《重拾劳动热情,共享劳动意义》《劳则生欢,劳则生慧》《尊重劳动,才有美好将来》,还有些标题意思和“劳动”有关,譬如:《生活在勤,不索何获》《一屋不扫,何扫天下》。

标准2:文章的首段和尾段最好都点题

点题形式多样,既能够点出完整的主题(或话题、标题),也可以点出主题的关键字,还可以把主题稍作改动但保留其关键字。

比如,2019年高考考试全国卷1作文——“劳动精神”,开头就应该点明“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主题,结尾也应第三点到“劳动”主题上。

有的记叙文(尤其是小小说类)的开头可以不点题,但结尾必须要点。

如作文《一道风景线》的首段才一句话:“妈妈下岗了。”它并没点题,但末段点题了:

大家常说,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假如说这世上还有一道最好看的的风景线,那不是别的,就是母爱!

当然,点题不仅能够在文章首尾,也可以在文章中间,如此可以使文章一直处于紧扣主题的状况。

标准3:文章最好分成五至七段

文章分段最好是五到七段,最多低于十段,不适合少于五段。

首段和末段可短些,两三行即可,中间每段可长些,七八行较好。单个语段尽可能低于200字。

老师非常不喜欢首尾各一小段、中间一大段的“孕妇肚”式分段,也不大喜欢两三行就作一段的“满天星”式分段。

首段短才能飞速入题,末段短才能突出主旨;中间七八行作一段,是由于如此长的段落能较完整地叙述事情的一个片断。

当然也不可以绝对化,在行文过程中,依据需要在中间两个大段之间插入一两句过渡语并单独成段,有时也会给人灵活和流畅的感觉。

标准4:篇幅以超越规定字数50到100字为宜

譬如题目需要“不少于800字”,那样考生不要只写800字,而要超出50到100字,直观地说,就是要写到答卷卡上“800字”标记下面二至五行。

作文字数没达到底线的,扣分绝对不仅“每少50字扣1分”;字数刚达到底线的,也会给人一种“挤牙膏、凑字数”的感觉;而超出底线约百来字,会给人一种文章内容充实、行文游刃有余的感觉。

当然,作文也不必太长,不必写到答卷卡的最后一行。文章写得太长会花去很多宝贵的时间,致使没充足的时间复查前面的答案,而且在视觉上会给人一种塞得过满、没回旋空间的压迫感,费力不讨好。

标准5:题材上要写自己真实历程的事情

譬如,一个东莞的考生大段大段地写发生在欧洲某国的故事,写发生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故事,写发生在上千年前某朝的故事,写求职场上某大学生遭遇的挫折,都会给阅卷老师一个感觉——这个故事是从哪本杂志上抄过来的。

也不要照搬作文题目中的材料,由于那只能证明作者文思匮乏。

作文的选材其实非常简单,基本上是以“我”为圆心,以“我”的活动为半径来画圆,要能突出作为学生的“我”对现实生活的察看和感受。

当然,写“我”并不意味着“我”所历程的所有都可以写,也并不是要原原本当地写,而要有取舍、有变形、有重组地写。

考生可以将“我”不同时空的言行写在一件事里,可以省略某个环节而放大某个细节,也可以将同学的见闻嫁接到“我”的身上。

这并不是“造假”,由于写作(不包含新闻报导)一直都是“来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经过艺术加工的文章,人物形象更鲜明,故事情节更生动,作品主题更深刻。

标准6:文章立意要明确且正确

考试大纲和评分标准对“立意明确”有需要,但对“立什么意”却没限定,只不过需要考生感情真挚,写源于己独特而真切的体验。


这是否意味着只须是真实的就能写呢?不是,高考考试毕竟是选拔性考试,所以,作文要以讴歌日常的真善美、宣扬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为基调。


不是不能批判社会,批判现实,而是要有理有据,譬如2016年全国卷1的漫画作文(批评“唯分数论”的教育弊病),就需要学生有批判精神,但切忌“无脑狂喷”“无理乱骂”,这会给人“越是无能,越是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的感觉。借助中高考考试作文来宣泄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对教育规范的无端指责、对爸爸妈妈师友的厌恶唾弃等不好的情绪,或者在文中为自己追求刺激、贪图享乐、逃避责任、风险公众、缺少公德的行为作辩护的,得分总是非常低。


在中高考考试的作文阅卷中

平均每篇作文的阅卷时间大约是30秒左右。

有的省份为了预防阅卷过快
设置了每篇作文出卷的时间间隔

但事实上,真的阅读文章的时间仍是几十秒

也就是说,不到一分钟你的600-800字的作文

就被老师打上了

一类文(50以上)、二类文(40到50)、

三类文(40以下)的标签


这么短的时间,

真可以判断一篇文章的好坏吗

阅文无数、有经验的老师,是可以做到的
特别是那些优势和弊端明显、一目了然的文章

经阅卷老师的“扫描”,基本高下立判

那老师们又是如何判卷的呢

阅卷步骤是什么?最重视的是什么

有没评分细节以外的参照标准

目前就来为你一一解析

1

作文阅卷的7个看点

步骤1、看卷面

第一,阅卷老师对作文的好感与恶感,第一感觉无疑是书写。好的书写就是作文的“颜值担当”。只有“始于颜值”的开端,才能有“陷于才华”的可能。

目前大部分阅卷点都用宽屏电脑,不需要翻页,可显示作文全貌,不难想象那种初见的感觉。特别是阅卷老师高负荷运作,头晕脑胀,精神疲惫,卷面更是至关要紧。

假如书写美观,卷面整洁,无疑就是炎热夏天里的缕缕清风,作文得分平白高出三五分,五六分都司空见惯。而卷面不好,乱涂乱抹的文章,特别是很难辨识、不堪卒读的作文,阅卷者可能根本无心细看,就考虑打分了,当然分数你不难想象,大概率的40左右。

在平常练习中,大家可能对某学生说:“你这篇文章为何只有45?假如找班上字写得最好的同学誊写一遍,一字不改,50多分没问题。”这,一点不夸张!

步骤2、看篇幅

第二,是看篇幅。一份高考考试作文卷,赫然无障碍地跃入阅卷老师的眼帘,阅卷老师除去看卷面,也非常快就能看到文章篇幅是不是符合需要。

假如篇幅就不达标,毫无疑问,这是大硬伤,你的作文分数不会高。好比应征入伍,你身高不足1.62米,直接就被刷掉了。由于老师会感觉你根本没话可讲,文字表达能力薄弱,你的作文当然也进不了阅卷者的法眼。

譬如,需要写800字,某篇作文只有600字,根据评分细节,少50字扣1分,少200字扣4分,但事实上,假如内容没突出表现,大概率总分在38上下了。

步骤3、看标题

下面,看的是标题,标题是作文的双眼,此话一点不假。

若是命题作文,都一个样,这个环节就省了,当然假如你没写标题,还是要扣除2分(给人丢三落四的不好的印象,实质影响可能4、5分);

若是自拟题目,而你的文章标题起得符合题意,新颖别致,又有内涵,那样你的作文就大有期望往48分以上打了。

步骤4、看点题

再下面,老师的双眼就会在第一段里找,找什么呢?找你有没引题和点题!看开头是不是精简、吸引人。假如开头写了半天,没点题,麻烦了,你就掉到二类文了,当然,老师不至于那样武断,判你跑题(跑题是40分之下)。他还会接着看,假如你第二段第三段都没点题,完了,二类文下也就是45之下甚至被判偏题了。

假如你开头点题做得好,而且还有的小吸引人的部分,ok,你还非常有期望在一类文里。

所以记得,全文至少有3到5次点题(扣材料)。且最好是明确点题。别信什么“暗合题意”的说法,一篇考场作文,还云遮雾绕,捉迷藏似的,你是在挑战阅卷者的耐心。

步骤5、看结尾

再下来,老师会一段一段地继续往下看吗?

no,这个时候,老师会把目光迅速定位到文章结尾,看你是不是完篇(最起码有句号、问号、感叹号等显示文章结束的标志),最后一段你能否第三点题、总结、升华并且独立成段。

若完篇,且扣题,挺好,恭喜你。假如开头结尾都很好,那样你的作文可能在二类文上(45分以上)了。假如你结尾拉拉杂杂写了一堆,抒情不到点上,只不过为了堆字数,而你开头又没点题,那样可以一定,老师的阅卷已经进入十秒倒计时了,而不需要再细读全文。或许会是三类文也就是40分以下了。

步骤6、看分段

看了开头和结尾,目前阅卷老师开始看正文了吗?no,还不是。

这个时候老师还会上下查看你的作文。

会把整个卷子大致看一眼,看你的分段状况,假如你分段明确,错落有致,那你又为自己增加了一些分数。假如你没分段,就中间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老师的印象就会是:条理不太明确,文章结构安排有问题。

步骤7、看正文

一般判卷到这个时候,作文好或不好,老师心里的预判分数都出来了,再下来开始看你的正文。若是记叙文,你描写生动细腻,抓住了人物特征,运用了修辞手法,若是议论文,你逻辑明确,有意识地运用了各种论证办法,那样,你的作文就大有期望上一类文。至于扣分多少,就看你的文章能否投老师所好了,这是有主观原因的,但差别不会太大。

好了,这就是整个作文的阅卷过程。记住一条铁的规律:越是高分作文,老师看的时间越长。

2

阅卷老师评分的6个标准

标准1:标题能一眼看出与主题的关联

作文若是自拟标题,那样拟题的第一原则是切题,即符合主题或话题,第二才是简练、有新意和有文采。

比如,2019年高考考试全国卷1作文——“劳动精神”,广东等省考试院公布了满分(出色)作文,大部分佳作的标题包括“劳动”这一关键字:《让青春在劳动中绽放光彩》《让心中燃起劳动之火》《以劳动书写生活风采》《以小我之劳,筑大国之梦》《自我做起,永怀劳动之心》《重拾劳动热情,共享劳动意义》《劳则生欢,劳则生慧》《尊重劳动,才有美好将来》,还有些标题意思和“劳动”有关,譬如:《生活在勤,不索何获》《一屋不扫,何扫天下》。

标准2:文章的首段和尾段最好都点题

点题形式多样,既能够点出完整的主题(或话题、标题),也可以点出主题的关键字,还可以把主题稍作改动但保留其关键字。

比如,2019年高考考试全国卷1作文——“劳动精神”,开头就应该点明“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主题,结尾也应第三点到“劳动”主题上。

有的记叙文(尤其是小小说类)的开头可以不点题,但结尾必须要点。

如作文《一道风景线》的首段才一句话:“妈妈下岗了。”它并没点题,但末段点题了:

大家常说,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假如说这世上还有一道最好看的的风景线,那不是别的,就是母爱!

当然,点题不仅能够在文章首尾,也可以在文章中间,如此可以使文章一直处于紧扣主题的状况。

标准3:文章最好分成五至七段

文章分段最好是五到七段,最多低于十段,不适合少于五段。

首段和末段可短些,两三行即可,中间每段可长些,七八行较好。单个语段尽可能低于200字。

老师非常不喜欢首尾各一小段、中间一大段的“孕妇肚”式分段,也不大喜欢两三行就作一段的“满天星”式分段。

首段短才能飞速入题,末段短才能突出主旨;中间七八行作一段,是由于如此长的段落能较完整地叙述事情的一个片断。

当然也不可以绝对化,在行文过程中,依据需要在中间两个大段之间插入一两句过渡语并单独成段,有时也会给人灵活和流畅的感觉。

标准4:篇幅以超越规定字数50到100字为宜

譬如题目需要“不少于800字”,那样考生不要只写800字,而要超出50到100字,直观地说,就是要写到答卷卡上“800字”标记下面二至五行。

作文字数没达到底线的,扣分绝对不仅“每少50字扣1分”;字数刚达到底线的,也会给人一种“挤牙膏、凑字数”的感觉;而超出底线约百来字,会给人一种文章内容充实、行文游刃有余的感觉。

当然,作文也不必太长,不必写到答卷卡的最后一行。文章写得太长会花去很多宝贵的时间,致使没充足的时间复查前面的答案,而且在视觉上会给人一种塞得过满、没回旋空间的压迫感,费力不讨好。

标准5:题材上要写自己真实历程的事情

譬如,一个东莞的考生大段大段地写发生在欧洲某国的故事,写发生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故事,写发生在上千年前某朝的故事,写求职场上某大学生遭遇的挫折,都会给阅卷老师一个感觉——这个故事是从哪本杂志上抄过来的。

也不要照搬作文题目中的材料,由于那只能证明作者文思匮乏。

作文的选材其实非常简单,基本上是以“我”为圆心,以“我”的活动为半径来画圆,要能突出作为学生的“我”对现实生活的察看和感受。

当然,写“我”并不意味着“我”所历程的所有都可以写,也并不是要原原本当地写,而要有取舍、有变形、有重组地写。

考生可以将“我”不同时空的言行写在一件事里,可以省略某个环节而放大某个细节,也可以将同学的见闻嫁接到“我”的身上。

这并不是“造假”,由于写作(不包含新闻报导)一直都是“来自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经过艺术加工的文章,人物形象更鲜明,故事情节更生动,作品主题更深刻。

标准6:文章立意要明确且正确

考试大纲和评分标准对“立意明确”有需要,但对“立什么意”却没限定,只不过需要考生感情真挚,写源于己独特而真切的体验。


这是否意味着只须是真实的就能写呢?不是,高考考试毕竟是选拔性考试,所以,作文要以讴歌日常的真善美、宣扬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为基调。


不是不能批判社会,批判现实,而是要有理有据,譬如2016年全国卷1的漫画作文(批评“唯分数论”的教育弊病),就需要学生有批判精神,但切忌“无脑狂喷”“无理乱骂”,这会给人“越是无能,越是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的感觉。借助中高考考试作文来宣泄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对教育规范的无端指责、对爸爸妈妈师友的厌恶唾弃等不好的情绪,或者在文中为自己追求刺激、贪图享乐、逃避责任、风险公众、缺少公德的行为作辩护的,得分总是非常低。


(图文来自互联网,侵权删)

「高考考试阅卷」30秒一篇作文,阅卷老师重点看什么?这“七步骤”和“六标准”,不能不知道道!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