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预备语文
首次月训练试题
题号[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 | 积累运用[来源:Zxxk.Com] | 文言文 | 现代文[来源:学§科§网Z§X§X§K] | 作文 | 总分[来源:Zxxk.Com] | ||
(一) | (二) | (三) |
|
| |||
得分 |
|
|
|
|
|
|
|
1、积累运用(15分)
(一)默写(10分)
1.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3.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力蔷薇卧晓枝。
6. 依据拼音写汉字(5分)
Jīn lè méng yè fù
( )飘带舞 勾( ) 胧 摇( ) ( )郁
2、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7-9题(5分)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7.题目中“宿”的意思是___________(1分)
8.诗中“客”是指_____________ (1分)“愁”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1分)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刻画秋江幕色的唐人五绝诗。
B.诗人以舟泊幕宿抒发自己内心的羁旅之思。
C.“移舟泊烟清”交代事件,为下文抒情做好了筹备。
D.“江清月近人”写月亮非常近,诗人的心情也就愉快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1题(6分)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推毁之,钟况
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速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已自闻之,悖矣。
【注解】范氏之亡:晋卿范氏(范武子之后)被智伯所灭时。 ②钟:古时候用青铜做的,只有大富大贵的人オ能拥有。③椎:铁锤子。④恶(wù):讨厌,恨。⑤悖:违背,糊涂。
10.为下列黑体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1)欲负而走( )
A.经过 B.离去 C.走路 D.移动
(2)则钟大不可负( )
A.驼、背 B.担任、担负 C.具备、享有 D.失败,与“胜”相对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速掩其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
(一)丁香结(12分)
宗璞
1今年的丁香花好像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突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些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2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叫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3在我住了断续近二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好像轻灵的多,不那样混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早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cēn cī 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历程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块的。那十字菜鸟花,那样小,却不看上去单薄。很多小花形成一簇,很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4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好似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叫人感觉,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块。
5只不过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创造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看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6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很多想象。在联想到那些诗句,真感觉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一个人一辈子都有很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由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生活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12.依据拼音写汉字。(2分)
最早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 cēn cī( )的绿。
13.第①段中“顿使人眼前一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4.阅读第1-4段,完成下表。(4分)
内容 | 体现丁香花特点的语句 |
城中丁香花 |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校园里丁香花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 | 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cēn cī( )的绿。 |
雨中丁香花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剖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成效。(4分)
第①段中“有些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运用了_________
和______修辞手法,其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小溪(14分)
①春季到了,屋后的小溪忽然活泼起来,整夜听着她轻快的脚步声一路跳跃。
②初搬到山上时,正值严冬,又是风又是雨的。我只好蛰伏①在我的小屋里,透过大大的玻璃窗,看云天夕阳的变换,山涧晚雾的弥漫;此外,就是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寂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我一直没见过小溪的模样,但我和她却是那样熟识。
深沉的夜里,当我读累了,写疲了时,我就放手书,搁下笔,静静聆听小溪以它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屋外寒风凛冽,冷雨敲毫,小溪的脚步总迟缓沉重的。是她也耐不能这冬天的冷寂? 她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荧灯火,领会些许我关怀的心意?我们两个是身相契连②的。
③天气日渐暖和,小溪的步子也开始变得轻快流畅。想来,她一路穿过青山,行过原野,蓦然发现溪边的小花结了苞,小草冒了芽,初生的小蜗牛怯怯地探出了触角;大地一片青葱,万物欣欣向荣,便不由得一阵惊讶,一阵欢喜,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伙。听听,这小溪正以愉悦的声音对你说一个亘古弥新的故事:春回大地!
④什么时间,挑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也下到小溪,探访我这位神交已久的老友,小溪不知将以什么样的欢乐迎接我哩!
注解:①蛰伏:这里指作者像冬眠的动物一样长期躲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
②身相契连:意气相投,心意相通。
16.作者主要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把小溪写得活灵活现的?请从文章中找出一句例句来(3分)
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
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溪的脚步“迟缓沉重”、“轻快流畅”分别是指小溪的什么状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写了冬季和春季到来时两个季节的小溪,请你简单说说这两个季节里的小溪有哪些不同?请引用文章中的话并加以剖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是从感官的什么角度写小溪的?请从文中找到具体的句子并作简单的剖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后花园、爷爷和我(6分)
①祖母去世了,我就跟祖父学诗。由于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必须要睡在祖父那屋。早晨念诗,晚上念诗,半夜醒了也是念诗。念了一阵,念困了再睡去。
②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③祖父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④我也说:“少小离家老大回……”
⑤都是些什么字,的意思是,我不了解,只感觉念起来那声音非常不错听,所以非常高兴地跟着喊。我喊的声音,比祖父的声音更大。
⑥我一念起诗来,我家的五间房都可以听见,祖父怕我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着我说:“房盖被你抬走了。”
⑦听了这笑话,我略微笑了一会儿工夫,过不了多长时间,就又喊起来了。夜里也是照样地喊,妈妈吓唬我,说再喊她要打我。
⑧祖父也说:“没你如此念诗的,你这不叫念诗,你这叫乱叫。”
⑨但我感觉这乱叫的习惯不可以改,若不让我叫,我念它做什么、每当祖父教我一首新诗,一开头我若听了不好听,我就说:“不学这个。”
⑩祖父于是就换一个,换一个不好,我还是不要。
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一首诗,我非常喜欢,我一念到第二句,“处处闻啼鸟”那“处处”两字,我就开心起来了。感觉这首诗,实在是好,真好听,“处处”该多好听。
⑫还有一首我更喜欢的:“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整理去,又为明月送以后。”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我根本不了解的意思是,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
⑬每当客人来了,祖父一直呼我念诗的,我就总喜念这一首。那客人不知听懂了与否,只不过点头说好。
⑭就如此瞎念,到底不是久计。念了几十首之后,祖父开讲了。“少小离家老大回,这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
⑮我问祖父:“为何小的时候离家?离家到哪儿去?”
⑯祖父说:“好比爷像你那样大离家,目前老了回来了,哪个还认识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什么地方来。孩子子见了就招呼着说:你这个白胡老头,是从哪儿来的?”
⑰我一听感觉不大好,赶快就问祖父:“我也要离家的吗?等我胡子白了回来,爷爷你也不认识我了吗?”心里非常恐惧。
⑱祖父一听就笑了:“等你老了还有爷爷吗?”
祖父说完了,看我还是不非常高兴,他又赶快说:“你不离家的,你哪儿可以离家……快再念一首诗吧!念春眠不觉晓……”
⑲我一念起春眠不觉晓来,又是满口的大叫,得意极了。完全开心,什么都忘了。但从此再读新诗,必须要先讲的,没说过的也要重讲。好像那大嚷大叫的习惯稍稍好了一点。
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首诗本来我也非常喜欢的,黄梨是非常不错吃的。经祖父这一讲,说是两个鸟。于是不喜欢了。
2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什么地方去,桃花依然笑春风。”这首诗祖父讲了我也不知道,但我喜欢这首。由于其中有桃花。桃树一开了花不就结桃吗?桃子不是美味吗?所以每念完这首诗,我就接着问祖父:“今年咱们的樱桃树开不开花?”
20.仿照第14段中划线句子的写法,在该段横线上补上适合的文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叙述“我”跟爷爷学诗的过程,主要介绍了两个阶段:(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文(40分+2分)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中学,开始中学生活,在这短短的几周里,你肯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新伙伴,你喜欢他们吗?他们是否有些害臊内向,有些为人热情,待人大方,有些开朗风趣,有些才华横溢?你们之间肯定发生过有趣的事情了吧,请你给大伙介绍一下他们吧!请以“我的新同学”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需要:
1.叙事具体生动,要有真情实感。
2.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班级名和人名,不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