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2021年上海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初一期中语文试题

   日期:2025-05-21     来源:www.25np.com    浏览:603    
文章简介:2018-2019学年上海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五四学制) 1、积累与运用(18分) 1.(10分)默写 (1)又送王孙去,__________。(《赋得古原草送别》) (2)来日绮窗前,__________?(《杂诗》...

2018-2019学年上海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五四学制)

1、积累与运用(18分)

1.(10分)默写

(1)又送王孙去,__________。(《赋得古原草送别》)

(2)来日绮窗前,__________?(《杂诗》其二)

(3)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4)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无题》)

(5)试玉要烧3日满,__________。(《放言五首》其三)

 

2.(2分)下列词汇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不屑(xuè)     吞噬(wù)         万籁具寂

B.彬彬有礼          蹊跷(qī qiāo)    啜泣

C.推推搡搡          干涸(kū)          歉疚(jiū)

D.战粟不安          训戒                    流水淙淙

3.(2分)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刘备、张飞、包拯为“丑角”,“旦”是男士角色的统称。

B.周处“杀虎斩蛟”的行为充分体现他所具备的英雄侠气。

C.《伤仲永》作者王安石。文章揭示了后天学习的重要程度。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形式,需要颔联和颈联是两组对偶。

4.(2分)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注:选项中《石》为《石壕吏》,《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酬》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A.《题》诗颈联中“空”字表现诗人面对清澈潭水,俗念全消的超脱之感。

B.《酬》诗作者刘禹锡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命坎坷豁达乐观的生活感受。

C.被誉为“诗鬼”的白居易所写《卖炭翁》,揭露唐代“宫市”规范的罪恶。

D.《石》诗表达诗人杜甫对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创伤和疾苦的深切同情。

5.(2分)下列是给老人的过生日祝辞,其中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A.室有芝兰春自韵,人如松柏岁常新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2、文言文阅读(16分)

6.(8分)课内文言语段阅读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本文作者为__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__(填写人名)。

(2)翻译下列句子。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

A.第②自然段写了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③自然段写小石潭险恶的岸势和源头。

C.第④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本文作者的感情是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7.(8分)课外文言语段阅读

       宋有澄子①者,亡缁衣②,求之途。见妇人衣③缁衣,援④而弗舍⑤,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⑥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⑦也,今子之衣禅缁⑧也。__________”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注解】:①澄子:人名。②缁(zi)衣:黑色的夹衣。③衣:穿。④援:拉。⑤舍:舍弃。⑥为:缝制。⑦纺缁:指黑色的夹衣。⑧禅衣:黑色的单衣。

(1)加点字讲解。

求之途__________

(2)句子“亡缁衣”中的“亡”字与下列选项中“亡”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

A.逃亡国外

B.亡羊补牢

C.家破人亡

D.亡国之君

(3)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

A.觉得黑色单衣当作黑色夹衣,你难道不是非常得意吗?

B.把黑色单衣当作黑色夹衣,你难道不是非常得意吗?

C.把黑色单衣当作黑色夹衣,你难道还不划算吗?

D.觉得黑色单衣当作黑色夹衣,你难道还不划算吗?

(4)选文中澄子向妇人夺衣,他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

(5)下列答案选项与选文中对澄子的人物形象剖析最适切的两项是__________

A.自相矛盾

B.粗心粗心

C.谦虚有礼

D.强词夺理

3、现代文阅读(22分)

8.(7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壶口瀑布(节选)

①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②首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大家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叫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大家只能俯瞰被急急吸去的水流。现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来,冲进来……我在雾中想探寻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去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忽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大家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③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看上去异常开阔。大家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个时候的黄河像是一张很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__________。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忽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忽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来,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来,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个寒噤。

(1)对第③段加点字“驰骋”理解不适合的一项是__________

A.“驰骋”这一词汇本来有“骑马奔跑、奔驰”之意。

B.它与前文“其势如千军万马”这一比喻句相呼应。

C.它描绘出了黄河自由地或随便地到处流动的样子。

D.这一词汇生动地描绘出黄河汹涌奔腾的雄壮气势。

(2)选文是从不一样的感官角度描写了黄河给人的感受,其中最主要的是视觉和__________觉,而第③段划线句“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是__________觉。

(3)第②段和第③段都提到大家对于黄河的描述(“有人告诫”、“当地人说”),请联系句意剖析这两处文字在文中有哪些用途是这两处文字从描写的角度而言,是__________(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填写四个字),丰富(补充)完整了黄河的形象(特点),第②段“有人告诫”处文字写出雨季黄河水势浩大的特点,第③段“当地人说”处文字写出黄河水流__________的特点。

9.(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点一横长

①那年春季,由于顽皮无人管束得了,爷爷将我转校到他代课的外村小学念书。他两眼时刻盯着我,不准我到野外乱跑,说要磨磨我的棱角,天天放学后逼我写毛笔字,写不好不准吃饭。

②“点要沉腕之力,带出顿钩。”“横要气贯长虹,欲东先西。”

③我手里的毛笔伴随爷爷的训诫左行右回,一块一落,声音就化成了一个个黑字,笔画里溢满了他粗细有间的气息。

④“写错了,重来!”

⑤而我的眼神飘向了窗外,农田上空的电线上落满了春燕,它们怎不被电死呢?“叭”的一声,爷爷的巴掌落到了桌面,墨汁溅飞到我的脸上,一不小心就成了黑脸,笔下的字,却慢慢变得规整起来。

⑥但,伙伴们在水田捉泥鳅的欢叫声不断入耳,我心痒不安,一个横笔还未写完,爷爷的巴掌扫到了我的头上,声音闷闷的,我不敢抬头,眼光投到了白纸上,一点一横,日渐凝重。

⑦不远处,一个老师慢慢走过来,笑着说,爷孙两个坐得这么规矩,是在下棋吗?走近了,他才看到我在练毛笔字,又对爷爷说,你也守得住啊!爷爷应道,一点一横都写不端正,将来还能有三撇四捺?

⑧后来,天天下午我都在写一点一横,爷爷要我练好这两笔再写其他的。我不可以评说自己写得有多好,但人安静下来了。写完字,爷爷有时让我出去玩一会。我想着那个老师说的爷孙两个下棋的话,就走到对面往屋里看。__________

⑨下一学期,爷爷不代课了,我回到了原来的学校,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疯玩,喜欢上了课外书和投稿,但那副笔墨再未开启过。

⑩后来闲来无事,我又想起写写毛笔字。可是爷爷不在了,无人督促,自由自在,却写不出更多感觉舒服的笔迹,便无心事去深入训练了。

⑪走上职场,我以写作为业,空闲又去玩碑帖,手摹不多,常是目临。有时兴起,抛开书帖,写点随心所欲的笔画,可是几种字体、数张白纸过后,能入眼的却是那一点一横,打量一阵,一种熟知的气息扑面而来,纸上放亮了,春晖熠熠。

⑫人不见了,气息长久地留了下来。我常想,爷爷如果在身边,大家还可“对弈”下去,我的三撇四捺要丰韵好多,其他人看到大家,又是一幅多么传情的图景!

(1)联系前文,第①段加点字“我的棱角”具体指__________。

(2)文中“气息”一词出现三次,在第③段中“气息”的意思是__________,在第⑪段中的“气息”还指__________,在第⑫段中的“气息”更意味深长。

(3)下列对第⑧段划线部分“春季耕读图”理解适合的一项是__________

A.这是一幅想象的画面,打造出欢闹的氛围。

B.这是一幅想象的画面,打造出温馨的氛围。

C.这是一幅真实的画面,打造出欢闹的氛围。

D.这是一幅真实的画面,打造出古拙的氛围。

(4)依据文章内容和答卷示范,完成下表。

爷爷督促“我”写毛笔字

窗外的情景

“我”的转变

巴掌落在桌上

①__________

从顽皮,到字变得规整

②__________

水田里小伙伴捉泥鳅

③__________

要“我”练好一点一横

④__________

从坐不住,到安静下来

(5)联系文章结尾,说说你对标题“一点一横长”的理解。__________

4、综合运用(2分)

10.(2分)()念书批注

批注是常见的念书办法,指阅读时把念书感想、疑难问题等,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处。批注的内容大体可以归为三类:

A.注解。念书时,遇见陌生或难懂的字词、诗文等,可查阅工具书,写在空白处。

B.提要。边读边用精炼的语言把某段的中心意思记下来。

C.批语。念书时,或许会产生各种感想、见解、疑问,随手记录在书的空白处。

(1)图1所示的批注是__________(A.注解 B.提要 C.批语)

(2)图2所示的批注是__________(A.注解 B.提要 C.批语)

滹沱河好像没远走,像是整个地陷落进了深深的大地的内部,它随时能走出来。

(文章节选)

“说来就来”,滹沱河真是一条神秘而又刚烈的河!

(批注)

(图示1)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还可以。…”

(文章节选)

“朝闻夕死”语出《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批注)

(图示2)

5、作文(42分,其中2分为书写分)

11.(42分)题目:怎能不记得

需要:(1)写一篇字数在600字左右的记叙文。(2)文中不可以透露个人有关信息。(3)不能抄袭或用本试题中提供的材料。(4)请注意字迹端正,卷面整洁。

2018-2019学年上海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初一(上)期中语文试题(五四学制)

参考答案与考试试题分析

1、积累与运用(18分)

1.【解答】(1)萋萋满别情(2)寒梅著花未(3)吴楚东南坼(4)蜡炬成灰泪始干(5)辨材须待七年期

 

2.【解答】A.有误,“不屑”的“屑”应读“xiè”,“吞噬”的“噬”应读“shì”,“万籁具寂”的“具”应为“俱”;

B.全部正确;

C.有误,“干涸”的“涸”应读“h锓歉疚”的“疚”应读“jiù”;

D.有误,“战粟不安”的“粟”应为“栗”。

故选:B。

3.【解答】A.有误,“旦”是女人角色的统称。

BCD.正确;

故选:A。

4.【解答】ABD.正确;

C.错误,“诗鬼”是李贺,不是白居易。

故选:C。

5.【解答】解答这道题可以先了解对联的意思,对联的写作对象,然后比较容易断定这幅对联应该给哪个。

A.依据“岁长新”是指又增加一岁,送给过寿的人家。

B.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到今天仍常常让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势必取代旧事物。可知与祝寿无关。

C.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落花纷纷绝不是无情飘洒,为的是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落红”和“护花”是崇高捐躯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D.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相貌不惊人,如能辨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惜、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赞美出身低微而终成大业的人才(有作者自己的身世之慨)

故选:A。

2、文言文阅读(16分)

6.【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知识的积累。平常学习文言文,应该注意积累课文注解中的文知识的内容,本文的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

(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必须要先回到语境中,依据语境了解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合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的重点词有:以,由于;清,冷清;居,停留;乃,于是;去,离开;句子翻译为:由于这里的(它的)环境过于冷清(凄清),不能长期(长久)地停留,于是我记下当时的情景(我就把当时的情景记录下来)便离开了。

(3)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剖析与判断。

ACD.正确;

B.有误,文章第③自然段以生动的比喻写小石潭的曲折,不可探知其源头在什么地方;

故选:B。

答案:

(1)唐   柳宗元

(2)由于这里的(它的)环境过于冷清(凄清),不能长期(长久)地停留,于是我记下当时的情景(我就把当时的情景记录下来)便离开了。

(3)B

7.【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重点是先理解词汇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结合句意来判断词汇意思。

句意为:到路上去探寻。求:寻求、探寻。

(2)本题考查字意的理解。句子“亡缁衣”中的“亡”是丢失的意思;

A.亡:逃;

B.亡:丢失;

C.亡:死,死亡;

D.亡:灭。

故意思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为:B。

(3)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必须要先回到语境中,依据语境了解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合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句句中的重点词有:以,用;当,赔偿;得,实惠;句子翻译为:用你的单衣来赔偿我的指黑色的夹衣,你岂不是已经占了实惠吗?

故翻译正确的一项为:C。

(4)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依据文中澄子夺衣时所说的话语,即可得出答案,他的原因就是“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禅缁也”,这对于农妇来讲已经非常合算了。

(5)本题考查人物性格的剖析。从文中内容可见,这妇人身上穿的并非澄子丢失的衣服,但他却说妇人的单衣来赔我们的夹衣非常合算,是妇人占了实惠,这明显是强词夺理;再则,澄子自己也说,自己丢的是夹衣,而妇人穿的是单衣,可还是认定妇人要赔自己衣服,这就是一种自相矛盾。故选:A、D。

答案:

(1)寻求、探寻

(2)B

(3)C

(4)“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禅缁也”(或:“昔吾所亡者纺缁也”)

(5)A     D

3、现代文阅读(22分)

8.【解答】(1)C

(2)听   触

(3)侧面描写      迅猛(湍急)

9.【解答】(1)无人能管束的顽皮(2)爷爷教“我”学毛笔字时粗细有间的呼吸声。(“粗细有间”可不写;“爷爷教‘我’学毛笔字”,“呼吸声”(意近即可)爷孙两个凝神静气的氛围(“爷孙两个”0.5分,“凝神静气的氛围”(3)B

(4)(1)电线上落满了春燕(2)巴掌落在头上(3)从贪玩到字日渐凝重(4)稻田里农夫耕种。

(5)标题写出爷爷教“我”训练写毛笔字这段历程(或:标题中“一点一横”写出爷爷教“我”训练写毛笔字这段历程”),表现爷爷对“我”成长的影响,(写出爷爷对“我”的教诲重塑“我”的品行,使“我”终身受益)蕴含着“我”对爷爷的感激和怀念之情(“长”蕴含着“我”对爷爷的感激和怀念),给人回味、考虑的空间(意味深长)。

4、综合运用(2分)

10.【解答】(1)C(2)A

5、作文(42分,其中2分为书写分)

11.【解答】【例文】

怎能不记得

 

那一刻,岁月如歌,我又怎能不记得?

“孩子们,放飞你们的梦想吧!”霎时,无数的青蓝气球飘飘悠悠地升入蔚蓝的天空。不经意间,心灵却有的迷惘,月考的教训叫人有的无奈。我的梦想,在哪儿?似是被时光流转淹没……

又是她,那个成绩排名前列的女孩向我走来。“难道你忘了大家初中一年级许下的诺言了吗?”阳光轻浅,抹在她的脸蛋上,似一泓清泉,石上流,难思量。

仲夏的下午,教室里人来人往的同学都离去了。我整理好扫帚,离开这相伴一年的教室。这个时候,她来了,拎着她的书包。失去威力的阳光变得柔和得多,铺进了整洁的楼道,也洒在了她的身上。“嘿,初中一年级都结束了!”她向我笑笑。“嗯……”“你有梦想吗?我可想考那个重点高中了。”她胸有成竹。在柔风的轻抚下,笑意缒绻。“其实,我也想……”还未等我怯怯地说完,她便迎上前来,伸出她的手:“那大家就是同道中人了,你也要加油哦。不要忘记你的梦想!”仿佛阳光一样,暖暖地包裹着我,充斥着元气和力量,我亦笑了。“啪”的一声清脆击掌声,在这学习的场地,大家过去许下过一场深刻的心灵诺言,我又怎能忘记?

此刻,她又站在我的面前,笑靥依然,灵光似好。“明年就中考了,你也不必为一次月考揪心,一块努力吧!”那明朗的话语映衬着真的的内心。“嗯,我不会忘记我的梦想的!”走过,又是那熟知而有力的击掌。

那一次击掌,舞动我的心灵;那一次承诺,力挺我的精神。我又怎能忘记,朋友,忘记你的祝福与鼓励?

那一刻,岁月如歌,我怎能不记得?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